王耀庆:我做事的最大准则是有趣-中工娱乐-中工网
 

中工娱乐

明星

王耀庆:我做事的最大准则是有趣

2020-10-23 10:08:34  来源:金羊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黄翔宇

  图/演出方提供、资料图片

  他是林奕华导演的舞台剧常用演员,也是影视剧中的“霸道总裁”“国民舅舅”,还是综艺中金句频出、酷爱耍宝的元气大哥哥……10月25日,由王耀庆担纲的交响乐剧《培尔·金特》将在广州大剧院与羊城观众见面,此次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化身“说书人”并分饰22角,与指挥家张洁敏、女高音歌唱家崔峥嵘、广州交响乐团、广州鳟鱼歌剧合唱队共同演绎这部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名作。

  近日,王耀庆在广州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长谈中,聊戏兴起的他对记者表露:“我非常热爱戏剧,与其称之为一种情结,不如说是不断追求的境界。“

  

  谈角色

  “我的声音也是乐器,是乐团的一分子”

  作为一部富于传奇和寓言色彩、充满哲思的人物传记式正剧,《培尔·金特》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颠沛辗转的一生,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等哲学命题。此次在广州上演的版本,由焦元溥改编,王耀庆饰演的说书人串联起剧情的发展,并扮演剧中22个角色——他既是培尔·金特,也是母亲、情人、爱人、山妖……

  羊城晚报:是什么机缘让你参与《培尔·金特》的演出?

  王耀庆:其实是中了焦元溥先生的激将法,我有点赌气又有点被忽悠(笑)。他把时长9个小时的原作做了浓缩,以格里格的音乐为主轴,又用说书人的角色串联整个故事。他跟我描述时,我想不出这会是怎样的一场表演,很好奇,所以就来了。

  羊城晚报:逾百年来,《培尔·金特》诞生过很多经典版本,觉得有压力吗?

  王耀庆:开始没有什么压力,焦元溥老师改编得特别好。直到跟乐团合作的时候,我才亦喜亦忧,因为这样的表演有相当难度,但又很过瘾,当你站在整个交响乐团的中间,可以零距离地感受到音乐在你身边环绕。

  羊城晚报:排练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王耀庆:这个剧的演出形式很特殊,排练时我要一直努力把自己从音乐里拉出来,因为很难不去享受交响乐团在身边的快感,而且音乐那么好听。其中有几段我必须跟乐团紧密结合,他们奏一段,我说一句,所以我的声音也被当做一件乐器,也是整个交响乐团的一分子,我们是一体的。

  

  与乐队合作《培尔·金特》

  羊城晚报:演出中不仅分饰多角,还一展歌喉,你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藏技能?

  王耀庆:我也不知道(笑)。因为演员永远不知道下一部戏要演什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可能要去学某种乐器、某种运动,甚至学打某个游戏……所以要抱持一颗开放的心,保持好奇和热情,可能性是无限的。

  谈舞台

  “在舞台上的每一秒,都没有退路可留”

  “从2011年来,我每年都有300多天在拍戏。”作为圈中“隐形劳模”,除了影视剧外,还有各种综艺、宣传和商务活动塞进王耀庆满满当当的行程。其中舞台剧演员的身份不太起眼,但从未被王耀庆放弃,演舞台剧是他心中“少有的,能专注于当下,竭尽所能、单纯地做一件事情的机会”。

  羊城晚报:很忙,为何还要投入精力到戏剧这个“苦差事”?舞台对你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吗?

  王耀庆:在舞台上,更多的是一种积累。在台上的“每一秒就是每一秒”——这一秒不管发生了什么,你没有退路,只能继续往前走。所以每一秒都很重要,以至于在舞台上时,你会感觉时间变慢了,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以至于让我有点上瘾。

  羊城晚报:现在每次上台前还会紧张吗?

  王耀庆:上台前,你不能太有把握,也不能没有把握,你不能太紧张,但也不可以完全不紧张。你必须在一个综合的状态里,清楚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跟全场观众一起经历当时当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舞台永远是一个让我很向往的场域。

  

  《培尔·金特》中一人分饰22角

  羊城晚报:在《培尔·金特》里,最想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什么?

  王耀庆:首先希望大家聆听到美好的音乐,至于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思,观众会有自己的想法。做任何的演出,我们想表达的跟观众感受到的总会有出入,每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阅历积累,或者是当天的状态,都会让他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这种“变量”才是最真实、最珍贵的,这是属于观众本人的。

  谈跨界

  “演员之外,我还是一个内容输出者”

  无论是演戏、唱歌,还是上综艺、玩直播,好奇心满满的王耀庆一直在不断尝新。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受限的“内容输出者”:“没有固定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方向,就看今天在哪个平台上面跟大家沟通。”

  羊城晚报:眼下有个流行词“壁”,作为演员,跨界跟交响乐团、指挥家和歌唱家合作,你有感受到“壁”的存在吗?

  王耀庆:我现在理解你说的“壁”,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从来就没有感觉有什么“壁”。如果你觉得某个东西很难,想要去突破或者是跨越,所需要的其实只是热情和好奇而已,无非就是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只要有兴趣,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羊城晚报:作为“霸道总裁代言人”,你有被标签化的困扰吗?

  王耀庆:在我的认知里,“贴标签”是一种懒惰的行为。现在资讯爆炸,时间被切割得越来越碎片化,人们需要用“贴标签”这种方式去很快地把事物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背后的很多细节可能就被忽略了。所以,首先我不给自己贴标签,从来没觉得“我一定是什么样子”。所谓的标签、人设都是一个笑话、一种误会,既然如此,我也不用“去标签”。

  

  参演剧集《下一站是幸福》

  羊城晚报:不会为了所谓的突破形象或者拓宽戏路,故意演一个贫民?

  王耀庆:为什么要故意?(笑)现在我做任何事情只有一个最大准则——有趣。它要让我觉得好玩,对我来说是某种挑战,尽管不知道我能不能把它做好,但我会想去试试看。

  羊城晚报:剧中提出了“要做自己,还是说只为自己”的哲思,你有答案了吗?

  王耀庆:我借《培尔·金特》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也包括我演话剧《聊斋》时跟张艾嘉的对白——“一个人如果不会爱自己,他就没有资格去爱别人”。我认为“活在当下”是种智慧,不应该只被理解为享乐主义——把此时此刻手上的事情做好,把这一步的脚印踩踏实了,再去做下一件事情……每一步、每一个点连接起来,去往同一个指向,相信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谈当下

  “‘火’没有意义,我更在乎输出了什么”

  46岁的王耀庆依然认为自己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自认从未有过“中年危机”的他,对于为人处世,年少时便有了圆融自洽的逻辑:“一个人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既然如此,你就要接受,会有100个人喜欢你,就一定会有100个人讨厌你。关键是,你能不能面对这件事情?”

  羊城晚报:“中年危机”这四个字会出现在你的字典里吗?

  王耀庆:我一直没有意识到“中年”跟我有什么关系。40岁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现在是人生最好的时刻”——有经验,对很多事情开始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也还有往前冲的力量,依然觉得明天充满希望,会抓住很多机会去做、去闯、去实践自己对于行业或是所擅长事情的一些想法。当时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狂奔的时刻——没有哪一个时间段是可以像现在这样子恣意发挥的。我一冲,就冲到现在四十六七岁了,依然没有感觉到什么危机。

  羊城晚报:对自己的吸收和学习的能力依然自信?

  王耀庆:这不是自信,而是全力以赴。确实,身体状态会跟不上想法,上了综艺《元气满满的哥哥》之后,我就发现年纪真的会带来差别——跟小哥哥们在体力上没法比,这是自然规律,但还有很多东西我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去完成。

  

  参加综艺《元气满满的哥哥》

  羊城晚报:外界眼中,近年来你一直在“走花路”,事业的红火是不是帮你化解了中年的尴尬?

  王耀庆:不会,火没有任何意义。火了又怎么样?重点是你做了什么?给他人、给社群留下了些什么?输出了什么?……我在乎把每一件事做到该完成的部分,不用多,多了就过了,但也不能少。如果你追求一种“恰如其分”,就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羊城晚报:2020年就要过去了,有什么愿望可以许吗?

  王耀庆:很多人希望2020年赶快过去,因为这实在不是个让人感觉到轻松和舒服的年份。但我依然希望能够把握剩下来的每一天,距离新年也就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不会等人,我们尽最大努力就好。

编辑:韩瑞敏
 

娱乐头条

精彩图库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优势栏目

    聚焦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 优势栏目

    男星高以翔节目猝死 年仅35岁

  • 优势栏目

    过边检不是走红毯 法治面前没有明星通...

  • 优势栏目

    王源 连你这个BOY也抽上烟了?

 

娱评

  • 电视节目能对家庭教育做点什么

    认知和理念的教育不是在单一传播途径中完成的,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影视剧、电视节目等融合多种视听元素的新媒体形式去完成教育的功能,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 青春剧请走出“1988”怪圈吧

    对于观众来说,像不像《请回答1988》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怀旧青春剧能否真的将观众拉到一场完全沉浸的青春回忆中。
  • 演唱会艺人能不能直播带货?

    杨坤作为“新华网中国好物推荐官”受邀参加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以下简称义博会),并在当地举办了一场演唱会,只是在现场谈了自己直播带货的感受,却被一些网友形容为其在演唱会上卖货。
  • 老年题材剧应观照现实

    电视剧创作要聚焦现实题材,老年题材剧创作则要正视养老问题,将相关思考汇集成反映社会现实的公共文本,展现这个时代老年人典型的生活现状和文化诉求,给老年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
  • 《金刚川》:主旋律影片如何更好唤起观众的...

    这是近期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题材的首批影视作品之一,总结该片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接下来的一系列同类题材乃至于其他重大题材的影片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