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电影封面

 

《八佰》:全行业的集体接力

2020-08-31 15:52:15  来源:北京日报

  听到这个消息,起初管虎还有些犹豫,但身为技术控的曹郁很兴奋。当时全球只有6台IMAX摄影机,剧组也只能借到一台。如果用IMAX摄影机,就意味着拍任何场景都只能用一个机位拍摄,拍摄时间会大大拉长。与此同时,IMAX画面对美术和群演的要求也会更高。

  最终,大家还是决定试一试。《八佰》剧组人最多的时候达1500人,群演前后也用了有5000人。许多大群戏都要调度上千人,拍摄难度很大。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南岸的众生相,剧组每位群众演员都有自己的人设和故事,而非背景板。

  为了训练好除了几位主创之外的“八百壮士”和“日军”,剧组从武校、中戏和北电等专业院校挑选了几百名专业学生,提前进行了半年集训。南岸的群演也不是普通演员,都是能讲得了台词,每天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特约演员。

  特约演员一般都是按时间和剧组签合同,一天工作超过8小时就要加钱。导演在拍摄时一般不会注意时间,制片组就比较紧张。“每次快要拍超时的时候,我都会冲上去说不行,在群演上超支太不划算了。”梁静说。

  因为主创的高要求(比如用真实的照明弹等),剧组预算不断追加。“想拍大片,导演一定要有制片思维,不然很容易失控。”每次制片组把具体的成本等数据给到管虎后,他都能估算好拍摄的时间和节奏,继而把开支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什么时候该帮助导演,什么时候该拒绝导演,这是梁静在操盘《八佰》这个项目学到的制片经验。“大家都是讲道理的人。比如拍《八佰》确实需要1500人,我们就会帮导演找更多更好的群演。但某些确实完不成的镜头,我们也会劝导演,能否通过拍局部的方式,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经过8个多月的鏖战,《八佰》顺利杀青。杀青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会是一部国产电影工业化的标杆之作。在梁静看来,《八佰》的工业化,源于每个工种的专业性。

  “国产电影工业化难,主要是体制问题。”梁静说。有太多从事专业工种的幕后工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梁静记得,以前她去拜访国外电影公司,即使是一个场工,也很热爱自己的工种,这在中国很难看到,“我们现在缺的不是硬技术,而是人才。”

  电影“停”宣发不停,全行业助力《八佰》上线

  “463天,每一天‘八佰’都会出现在我脑海里。”在8月14日《八佰》的云首映礼上,华谊掌门人王中磊泪洒现场。代表腾讯影业出席的程武也感慨万分。从第一次看到成片粗剪到现在,他已经看了数次《八佰》,这次在首映礼上观看时仍然拿出了纸巾,为影片中“丈夫许国,实为幸事,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的故事、精神动容。

  “其实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一直顺风顺水,简直有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梁静说。除了天气不可控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可控”,即便是上千人的大组,因为严格把控了场地建筑的标准,重视防护工作,杀青时没有一人伤亡。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无法上映,但大家的工作都没有停。

  等待的400多天里,管虎写了四五个剧本,有时会去剪辑房修改一下《八佰》的细节。作为联合宣发方,腾讯影业也很早就开始筹备项目的宣传工作,包括分担了一部分数据和观众调研的工作,策略梳理,沟通内外部的推广资源……大家都时刻准备着。

  进入2020年,疫情的袭来让整个影视行业被迫停摆。直到今年7月,影院才开始陆续复工。8月2日,《八佰》官宣定档,成为影院复工后上映的首部大片。

  此前王中磊就透露过率先拿出《八佰》的原因:一是作为电影人的担当,二是对电影质量有信心。程武也支持这个决策,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此前,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第一次的离别》就是影院复工后上映的首部新片。

  从8月2日定档到8月21日上映,只有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如何助力影片的宣发工作?腾讯影业整合了腾讯系的优势资源,在线下,《八佰》覆盖了数千家网吧的开屏弹窗、桌面广告位等;在线上,微信朋友圈、QQ等平台上也不乏《八佰》的身影,同时,也联手快手,打下沉市场。

  “感谢”是主创团队在提及《八佰》时最常说的话。“电影是人们追求精神世界满足的集中承载。人们会带着期许,在有仪式感的观影过程中收获鼓舞、同情和感动。感谢这么多行业伙伴和4000多万的观众,和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个仪式感。”程武说。

  “很感谢腾讯影业和光线传媒,包括现在阿里影业也在帮我们做后续的宣发。上映后,《八佰》更是获得了全行业的支持。”梁静说。前几天,她刷到一个抖音视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完《八佰》,狂哭不止,他的老伴一直在旁边安慰。此情此景,看得她也热泪盈眶。

  如今的四行仓库几乎每天都爆满。许多人来到这里,在那个满是弹孔的纪念墙前献花,还有人在墙前摆烟。这是为了纪念《八佰》电影里的羊拐和老铁。电影中,一直怕死的老铁选择留下来殿后。生死相隔之际,老铁给羊拐丢过去一盒烟,“瓜怂,烟是你的命”。

  就像电影里苏州河北岸的战士们一样,大家都觉得,能参与《八佰》是“无上荣光”。

  梁静记得,有次她给学生们上表演课时,有一个旁听的表演爱好者举手说,我有幸参演过《八佰》。他在《八佰》里饰演一个南岸的普通百姓,“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被尊重。因为导演组每天都让我们写一个自己的人物小传,思考第二天的拍摄中自己是谁?在哪儿?在做什么?”

  从资方到主创,从主创到观众,《八佰》的成功源于全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好内容本身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它是资方愿意不计风险投入、观众愿意二刷三刷的根本。有《八佰》在前开路,将来,或许会出现更多突破类型片票房天花板的标杆之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徐林

精彩图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