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十年寻羌》:汶川地震之后,高山羌人的迁徙与回归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荐书︱《十年寻羌》:汶川地震之后,高山羌人的迁徙与回归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6-22 13:15

  原标题:

  荐书︱《十年寻羌》:汶川地震之后,高山羌人的迁徙与回归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5.12”汶川大地震让四川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因羌寨破坏严重,2009年,200多名夕格羌族居民离开家园,迁徙至邛崃的南宝山定居。

  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联合“壹基金”,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支持下,发起“羌绣就业帮扶计划”(一针一线计划),使上万名灾区妇女灵活居家就业。这是汶川大地震后民间力量发起,帮扶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项目,成为非物遗产羌绣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典范。

  因一场大地震发起“帮扶计划”,因“帮扶计划”来到高山羌寨。出生于阿坝州松潘县的摄影师、纪录片导演高屯子发现,这是一处中华民族古老人种和古老文化的基因库啊。中华民族的许多古风雅俗,原来靠着一群高山之上的古羌后裔在保存和延续。这些敬天爱人的风俗,对享受着生活极大便捷、物质极大富有,却找不到内心归宿、精神依靠的现代人群,一定会有所触动、有所启示。

  于是,高屯子踏上了一段“寻羌”之旅,十年间,沿着夕格羌人的足迹,摄制组走遍高山深谷、城市乡村,用照片、文字、图像记录下大地震之后,羌人耕种劳作的生活状态和迁徙与回归的感人历程。

  灾难之前,一代复一代的羌人何以坚韧地生活在这片艰险贫瘠的深谷高山?灾难之后,他们又处于怎样的心灵状态和生活处境?“没想到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人与神灵的悲欢离合,会让我如此感概万端、揪心动容;更没想到,我的生活式样与拍摄方向,会被一群原想去‘救助’‘帮扶’的高山村民改变,内心的长养反受到他们的救助和帮扶。”高屯子为此感慨。

  此前,高屯子的电影作品得到众多专业的认可和赞誉。第16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民族文化传承奖”的颁奖词是:《十年寻羌》的创作者,以史诗般的叙述结构,纪述了一个民族迁徙与回归的历程,不可复制的动人影像弥足珍贵;影片同样具有人类学的价值,让人能真切地看到中国人的信仰与生存样式。

  今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十年寻羌:人与神的悲欢离合》,则是这段记录的纪实文学呈现,全书共计88张图10万字。如高屯子所写:如果你有缘与这本书相遇,你会发现……我所展现的,是苍茫历史时空背景下,“5.12”大地震之后,在那些尚存一丝历史余温和乡土气息的村寨里,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羌”;是现实与理想在我心中叠化而成的影像。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