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可亲可近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王仁君将在电影《1921》中再现伟人风采

青年毛泽东可亲可近

来源:新民晚报
2021-04-21 10:16

  原标题:王仁君将在电影《1921》中再现伟人风采(引题)

  青年毛泽东可亲可近(主题)

  首席记者 孙佳音

  谁,将在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中饰演青年毛泽东这一重要角色?又将如何演好这个并不太为观众所熟悉的二十七八岁的韶山小伙子?这部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影片,昨日发布人物海报,正式官宣了片中毛泽东的饰演者王仁君(见图)。

  减重塑形 重读史料

  这也是继在电影《古田军号》中成功塑造毛泽东之后,王仁君再度挑战伟人角色。在拍摄《古田军号》时,王仁君就把几乎所有毛主席的史料都翻遍了,当《1921》剧组给王仁君发去厚厚的书单时,他便表示其中有70%的书自己都已经研读了好几遍。但黄建新对王仁君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希望他在复读这些史料时重点细看从1893年到1922年之间毛泽东的故事和思想,不要往后看,希望王仁君能够真正进入伟人二十七八岁时的青年人的状态。

  于是,进组前两个月,王仁君从外在、内在两个层面入手,除减重塑形、练习韶山口音外,还反复阅读了《毛泽东早期文稿》等大量珍贵史料,花了很多时间揣摩感受青年时代毛主席的精神世界,力图形神兼备地塑造出一个心怀理想但仍在探索救国之路的热血青年。海报展现了王仁君所饰演的毛泽东初到上海时的一个片段。当时毛泽东在上海洗衣房做工,试验“工读互助”。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是在大银幕上首次出现。海报上的他,背着从客户家中取来的一大包衣服,乘上电车赶回洗衣房。虽然衣着朴素,一如普通“打工人”,但阳光洒满全身,神情自信,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朝气蓬勃和激情洋溢尽显其中。

  形神兼备 亲近立体

  在两年前的电影《古田军号》中,王仁君饰演了刚刚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的毛委员(当时36岁),观众普遍认为他演出了毛泽东“有热血、有冲劲、有信仰、有坚守”的一面,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虽然有成功出演的经验,但对于王仁君来说,在《1921》中饰演28岁的毛泽东,如何演出不同年龄时期的差异,展现一个更不为观众熟知的毛泽东,是一大挑战。

  《1921》给了王仁君发挥的空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有对革命的热情和改变中国的壮志,他同样是个普通青年。黄建新说,“当时他们的状态其实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住在哈同路(今安义路)试验工读生活,每人每月才3元零用钱,常吃蚕豆煮米饭和青菜豆腐汤,但他还会省下钱去买进步杂志,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道路。王仁君在表演中抓住了这些细节,呈现出了观众很少见过的青年毛泽东真性情、生活化的一面。

  为了能够呈现出毛泽东从小重视体能训练的运动精神,从进组两个月前到整个拍摄期间,王仁君每天坚持晨跑、夜跑,经常跑到汗水湿透衣服才休息。在电影里导演需要用毛泽东在上海各种地段跑步的姿态来构建一组蒙太奇镜头,王仁君几个月苦练跑步的工夫并没有白花,既更接近了青年毛泽东当时的状态,又让跑姿变得非常专业优美,黄导对此赞不绝口,称赞王仁君把伟人年轻时的精神头儿通过这意气风发的跑步姿态就展现出来了。这些细节的刻画,从侧面丰富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让伟人瞬时变得更加亲近、立体。

  除了对角色内在精神世界的钻研揣摩,王仁君在外形、口音上也做足了准备。开拍前为了更贴近毛泽东年轻时的形象,王仁君特地减重,最终达到了五官和形体上与青年毛泽东的贴近,经常引得全组人感慨“太像了”。而口音方面,在做到张口就是正宗的湖南乡音外,王仁君为了片中仅有一句的俄语台词,特意去学习、苦练带有韶山口音的俄语,只为了能让观众从细节处感知到:这就是那个从湖南韶山出来的“小伙子”。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