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深长,尤其在渣男、婚驴 帽子满天飞的时候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孤味深长,尤其在渣男、婚驴 帽子满天飞的时候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1-03-05 08:46

  杨时旸

  最近几个热门的台湾电影中,《无声》以题材的凌厉抓人眼球,号称华语版的《熔炉》,但处理方式不过尔尔;《同学麦娜丝》有着前作《大佛普拉斯》的加持,依旧荒诞、黑色、幽默,有着中年的颓唐和某种奋不顾身的浪漫,但缺少前作那种故意藏锋但实则无比锐利的狠劲儿;倒是《孤味》没有噱头也缺少光环,一派温情脉脉,一个母亲和几个女儿在日常生活里打转,流泪、欢笑、冷战、拥抱,显得过于传统却又真的慰藉人心。

  林秀英在自己的70岁寿宴上接到了丈夫的死讯,这丈夫有名无实,十年未曾联络,弥留之际是他的一位女友蔡小姐贴身照护。即便有积年怨闷,但林秀英还是把丧礼办得得体,几天之内,林秀英与丈夫的陈年旧事、感情旧账、内心旧伤都重新浮现,三个女儿聚在一起重新认识父母、回忆过往、也反观自身。几人之间有时突然骤雨响雷,事后也都归于风舒云淡。短短几日纾解数十年的郁结与愤慨,完成一次真正的告别。从故事层面去看,《孤味》并不大开大合,没有戏剧冲突,一切都如流水淙淙,它决意以细腻取胜,家庭中的暗礁与暗流,每个成员内心所掩埋和掩藏的都在一次次家常琐细的对话中不经意地流露。一个母亲,三个女儿,镜头围着她们转来转去,心事欲言又止,新愁续着旧事,叹息连接着埋怨,埋怨后又是忍不住的心疼。很多人拿《孤味》对比《海街日记》,确实,它们很像,娓娓道来,慢慢流淌,女性群像戏中每个人都自然又得当。

  要说《孤味》的故事主线,无非是林秀英与丈夫多年来的积怨,年轻时林秀英筚路蓝缕,靠一家小吃摊养活一家,直至做成台南赫赫有名的饭店,而丈夫的生意赔得底掉,又拈花惹草,二人分分合合,林秀英始终未同意离婚。女儿之中,大一些的对于父母的吵闹稍稍有些印象,所知的也未必全对,小一点的对于父亲只觉得不过是个影子。而到了那场丧礼之上,女儿们对于生活中始终缺席的父亲倒是没什么埋怨,反而越发好奇,操劳一生的母亲对此却越发介意。

  《孤味》算得上典型的女性戏,几个女人的命运设定也都颇具心意,除了林秀英之外,那放浪形骸却留有真心的大女儿,看似婚姻幸福但似乎也有隐藏裂隙的二女儿,天真却孤身一人的小女儿,她们各自代表着一种生活选择或者被命运选择的状态,各自承受着一些代价,甘苦自知,不足为外人道,某种程度上,她们所经历的与母亲年轻时所经历的情感波折与生活选择又有什么差别?外人看到的只不过都是表象,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经历的到底是什么,而一种选择背后的代价又是什么。当然,在此之外,还有一个一闪而过的、从小就过继出去的女儿,一脸幸福地出现,又旋即离去,像一个梦境闪灭,那似乎在宣告,脱离这个家庭会更幸福,但那不过又只是一幅表面的掠影,至于是真是假,谁又知道呢?

  《孤味》虽然聚焦女人的情感,但它倒不是有意识地讲述女性的被压抑或者女权的新觉醒,它只是老老实实地叙述真实生活,从女性视角里看出现实细密针脚里的杂陈况味。你很难讲林秀英一生拒绝离婚,含辛茹苦的命运到底是守旧的愚钝还是自愿的痴情,就像没办法评判蔡小姐到底是个不知羞耻的小三还是白头终老的良伴,这故事微妙的部分就在于此,它剔除了一切道德评判,而承认人心和感情中的不可言说。这故事关于记恨与宽恕,探讨每个人都想定义却又终不得法的爱的含义。

  林秀英和蔡小姐在丧礼之前一直未曾见过,是隔空的敌人,就像那场丧礼上的法事,佛家和道家彼此较量般一同上阵,各自竭尽全力地做着虚妄的表演,丧礼成了她们相识的契机,最终在寺院的香火中让一切积怨燃尽飞升,融化了那些无奈的和无解的经年陈垢,算是一次晚来的涤清。

  《孤味》像剥开洋葱又剥开笋衣,露出的心蕊辛辣或者柔嫩,是爱是恨,是责罚是娇嗔,最亲密的总布满裂痕,距离遥远的却总有光晕,一生怎样才算无悔?怎样才算虚掷?大女儿一直劈腿是洒脱、是失德?是一次次投入的爱,还是看透人生?二女儿表演性的开明,实际上仍是个紧绷的东亚母亲,这相较于上一代,进化的又是什么?小女儿继承了饭店,不过依然以孩子的心态对待一切,她的天真成了家庭积怨的破拆器,但那会成为她日后的保护层吗?

  你会发现,这故事里其实没有谁是真正“失德者”,即便丈夫流连花花世界,但他一直想要离婚,并不想占着一个名分,更何况他那些与亲戚交恶的事也都是另有版本;而四处留情的大女儿婚前就说清自己无法安定下来,并不想蒙骗那个痴情郎君;蔡小姐也并非露水姻缘,她的深情哪里又亚于林秀英。

  感情不是一纸文书能定义和囊括的,也不是旁人能揣度猜测的,爱那么博大,那么复杂,有时又那么狭隘,那么排他,但这故事里的爱都是真切的,林秀英是真切的,蔡小姐也是真切的。这是一个动不动就将他人定义为渣男和婚驴的时代,一个对别人喊着浸猪笼,对自己提倡性自由的时代,一个竭尽全力为自己寻求利益和偏袒,再将这一切都打扮成庄严面貌加以辩护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孤味》的故事真令人动容,它让人心恢复褶皱与层次,让爱回到爱,有淡淡忧伤的光晕,有阔达的理解和悲悯,承认人性的局限也展现人心的旷远,让人明白爱不可捉摸、不可定义,就像林秀英所做的那样,只留下一些恬淡回忆、几声叹息和一些歌。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