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职工书屋-正文
一名在国有煤矿工作了10年的职工,在去产能的背景下,选择走出矿区,创办了一家24小时书吧
煤矿职工“任性”开书店:抬头见喜,低头阅心
本报记者 周有强
//www.workercn.cn 2016-07-04 08:52:58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晚上10时05分,王宇琦(前排右)与读者在吧台聊天。 

喜阅书吧一角。 

在书吧的亲子阅读区,王宇琦正与小朋友们交流。

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夜晚,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离开熙熙攘攘的国贸广场,从一个楼梯口往上爬到二楼,在一扇玻璃门前驻足,抬头可以望见黑色的木匾上刻着两个红色的毛笔字:喜阅。

  走进玻璃门,一排排古色古香的书柜、一盆盆绿意盎然的盆栽、一张张安静整洁的书桌映入眼帘,在隔绝了都市的喧哗与热闹后,三三两两的读者手捧书籍,仿佛置身于一片阅读的森林。2015年成立的“喜阅”书吧,是号称“煤铁之乡”的山西晋城的第一家24小时书店。

  王宇琦是创办者之一。在此之前,他在一家国有煤矿工作了10年,从事过煤炭销售,也做过团干部。

  为梦想任性一把

  穿一件黑色T恤、戴着黑框眼镜,长相斯斯文文,见到王宇琦时,他正蹲在书吧的一张小书桌前,看着自己的女儿在纸上画画。

  2015年,在全国煤炭去产能的背景下,他所在的晋煤集团提出职工分流方案,鼓励员工停薪留职、自谋出路。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宇琦决定走出矿区,和朋友共同创办一家文化传媒公司。

  就在传媒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之际,王宇琦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他想开一家书店。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只是此前家人反对他放弃国企的“铁饭碗”,一直未能如愿。

  2015年4月的一天,当看见公司楼下的那家咖啡厅贴出转让单时,王宇琦终于心动了:为何不将这个店面盘下,开一家书吧呢?

  将这个想法与公司合伙人交流,却引来了质疑之声,“想法是好,但赢利点低,竞争激烈。”“拿公司的钱去做这样一件事,万一失败了呢?”

  不过,王宇琦并不这么想。他将开书吧的想法称作是“情怀与商业的结合”:从情怀的角度来说,“我一直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在书店的环境里长大,而且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灯塔,它能照亮城市人的内心”;从商业的角度看,现在国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实体书店;现在山西又处于产业升级阶段,文化行业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有政策扶持,又是产业发展方向,我相信实体书店一定是未来的趋势。”王宇琦很坚定。

  王宇琦还从历史中打捞现实的佐证。他说,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整个社会存在一些价值的丧失和人文的丢弃,人们在物质充盈以后,精神急需重建。而要重建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书店是重要的载体之一。

  同为公司股东的石溪也站在了王宇琦这边。“书吧也许不是最赚钱的项目,但晋城自古以来就是注重文化的,也有很多文化名人,通过一个有特色的书吧来呼吁更多人读书,也算做了一件有益社会的事情。开书吧,就算不为赚钱,也可以为梦想任性一把。”

  开书吧的想法,就此开始落地。

  活着就是胜利

  要开书店,首先要了解读者。去年6月,王宇琦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读书者爱好群,邀请一些读书爱好者和本土文化名人分享一些精彩书目,然后在群里一起交流讨论。在这个超过450人的群里,有90后的在校大学生,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有普通职工,也有商界精英。“大家对读书的热情超出了预期,这让我们对做书吧这个项目更有信心了。”

  为了了解实体书店的运营状况,王宇琦又带领书吧策划团队先后到北京、上海、苏州和厦门等经营24小时书吧较好的城市去考察,了解它们的经营模式、众筹管理模式、股东管理、场地布局和功能区设置等内容。

  和公司的股东再三讨论后,他们决定为书吧投资150万元:由他们所在的传媒公司出资79.5万元,控股53%,众筹小额投资70.5万元,占股47%。

  2015年7月初,书吧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王宇琦通过公众平台发布了股东招募的信息,短短一个月时间,报名人数过百。“考虑到书吧以后的运营,股东的人选除了要认可书吧学习、分享、成长的价值观,更需要拥有本土真实、开放、优质的人脉圈,能够在书吧的筹建、运行、推广等方面不遗余力地贡献自身的力量。我们既需要有人脉,也需要有热情、有干劲的人。”

  经过筛选,策划团队最终确定了49名股东。

  这49名股东中有老师、商人、律师,还有好几个是王宇琦原来所在煤矿的同事。在王宇琦看来,无论来自何种行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不把书吧盈利放在第一位,或者曾经也有一个开书店的梦想。”

  “不把盈利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王宇琦看来很重要。根据他的调查,目前,全国大概有20多家24小时书吧,但因为书吧的受众群体相对较少,发展局限也大,做成功的几乎很少。

  尽管“喜阅”书吧成立时,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免除了税收,但每年30万元的租金以及前期150万元的投入,对于微利的书店来说,仍然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对我们来说,这家书吧活着就是胜利。”王宇琦说。

  在这里,不仅有书

  “喜阅”书吧这个名字的诞生还有一小段故事。

  在确定要开办书吧后,王宇琦他们为书吧没有一个好名字而苦恼了许久。后来,他们想既然这家书吧的资金是众筹的,名字何不也众筹一下呢?于是他们在网络上为书吧征名,表示愿意出让1%的股份,给最终选定名称的提供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股东们从上百个名字中投票,最终选定“喜阅”。“这个名字简单又容易被记住,而且内涵丰富。从表层来看,就是喜欢阅读;更深的寓意是抬头见喜,低头阅心。”王宇琦微笑道。

  在“喜阅”书吧内,记者看到这里被分为了阅读区、会员区、观影区、儿童区等区域。书吧内的书籍大多是各大院校的校长推荐的,有10多个种类,涵盖了古今中外各种书籍。除了按照传统的人物、传记、人文、社科等不同类型进行摆放外,还有一排相对特殊的书柜——喜阅读书会的推荐书目。这些书目都是书吧股东以及读书会成员自己看过并喜爱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下,还会用一句话来介绍它,“这样很多书友来看书,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就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指引”。

  在王宇琦的心中,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更是“一个给人们营造思考和学习氛围的地方”。为此,书吧推出了多项特色活动和服务,譬如图书推荐、书友沙龙、读书会、茶道休闲和营养西餐等。

  晋城不比北京、上海等城市,文化名人相对较少。他们举办的活动请来分享的大多是当地的专家。但有合适的机缘,他们也会从一线城市请来一些名家。比如前段时间,通过王宇琦所在的传媒公司,他们从北京请来了于丹,为20多位会员做了一场读书沙龙的分享活动。

  “阅读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书吧这种新的文化休闲场所的出现,势必会引领一种阅读的风尚,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阅读,享受阅读的丰富与快乐,这对推动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这就是我们参与这个书吧项目的初衷。”作为喜阅书吧的一名股东,王玉珍曾这样说过。

  王宇琦则希望人们到这里来,得到的不仅仅是书,还有绿色的空气、养生的饮品以及有趣的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