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宣武艺园忆撂跤
//www.workercn.cn 2017-09-14 14:53:20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更多

  ■宁肯VS孙小宁

  宁肯(以下简称宁):我是南城人。刚才一到这儿来,真的感觉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非常陌生的地方。刚才说了这个地方原来叫宣武公园,在北京的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这个地方是非常有名的休闲地——那个年代没有“休闲”这个词,咱们老北京话叫遛弯儿。我住的地方不知大家清楚不清楚:琉璃厂,西琉璃厂。我是住在琉璃厂往西延伸的一条胡同。这地方叫前青厂,可能老先生会知道。从前青厂胡同出来以后,就是宣武门大街,离这儿非常近了,我们当年从宣武门过来的时候,走另外一条街道,不走宣武门大街,往长椿街,那儿还有一条胡同,我忘了,直接串到槐柏树。我小时候经常来这儿。

  孙小宁(以下简称孙):我还以为你会说谈恋爱在这儿呢。

  宁:恋爱就太早了,是1973年左右。那时我大概也就十四五岁。那时虽然是“文革”期间,但到了林彪事件之后其实就有点开放了,特别是基辛格、尼克松访问中国以后,我们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在民间又开始恢复,比如说像摔跤。在我小时候,我们胡同那儿有一块空地儿,我一个表哥带着大家在那儿练摔跤,而且后来还穿上了那个褡裢,一开始是叫抹泥鳅,就是光膀子摔。后来我表哥访到了一个高人,开始学艺,我们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学艺,结果他学艺回来以后,我们就开始正式穿上褡裢,正经地开始摔跤。慢慢知道我的表哥拜的师傅是北京非常有名的人。

  孙:你文中写到的王殿青?

  宁:对,他的师傅叫李三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天桥一代都非常的有名。他是有传承的,我的表哥就拜他为师了,然后我们摔到一定程度之后,表哥就带着我们这帮小喽啰,来到了这里。要说的是,宣武公园其实是最早恢复的摔跤场,大概1971年以后就恢复了,当时大家是骑着自行车一大帮子来的。这个我在书里都写到了。

  孙:这篇文章因为写的是老北京的记忆,我又是《北京晚报》人文版的编辑,所以我选过这一篇,当时题目叫《70年代北京的撂跤》。为什么选这个呢,一方面老北京的事情,读者一说起来都知道。另外我觉得小说家非常了不起,他可以把这个看来众所熟知的东西写出陌生感,包括他自己参与摔跤时的心理,和王殿青师傅搭上手时的触感,让我能感到一种大师的气象。就是他让我觉得,其实民间是有高人的,而且这种高人不是通过读书,或者是学堂教育,而是通过身体的修为,达到了一种跟知识人同样在高点上的对接。这篇文章还有许多延伸出的东西,值得大家想一想。包括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之类。总之,在这里你是把它们打通了。

  宁:像民间,哪怕是蹬三轮的,一个人哪怕他再普通,干的是蹬三轮这样的活儿,或者做装卸工,但是他身上如果有绝活,这个人就非常了不起。你就看他的眼神,哪怕就是在太阳底下蹬三轮,他的眼神也不一样,这和文化一下就通了,咱老北京讲叫精气神,这是和所有的文化都相通的。

  我记得他第一次教我摔跤的时候,我跟他一搭上架子,就觉得他身上全是硬的,跟铁一样。那会儿天热就穿着大裤衩子,那张脸的颜色和身上的颜色完全是一样的,全是倍黑倍黑的,他平常蹬三轮的时候也不穿上衣,手臂往上一搭,就感觉有一股电流传过来。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力量,一种非常深刻的东西。他教你一招一式,他就像一条金箍棒,而你就像一条鱼一样,就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他给我的影响非常大。

  孙:过了这么多年,其实我读你的文字,有时候也能读到这种东西。

  宁:这肯定是相通的,你写作的时候,肯定会感到有无形的力量在罩着你,虽然无法明确说出来,但是字里行间会追逐它,呼应它。(本文节自宣武艺园活动现场对话)

  33-35版面黑白摄影选自《北京:城与年》 陈惜惜 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