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让单鼓之美永久流传
//www.workercn.cn 2017-08-10 09:46:58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田宇本报记者董云平

  “单面有柄柄拖环,三钩九环一彩鞭;画鼓拖环唐诗载,汉代大鼗为鼓源……”,省级非遗项目单鼓的传承人张玉新老人,虽已年过七旬,却硬朗而健谈,说起痴迷的单鼓,更是神采奕奕。

  作为我省唯一一位能够执鼓击唱、且能完整掌握单鼓12铺者,他说,是单鼓这项他所痴迷的非遗技艺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单鼓之美如痴如醉

  1946年,张玉新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县(今呼兰区)。他自幼酷爱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在研习单鼓之前,一直在呼兰县艺术剧院从事评剧及二人转的作曲工作。1979年,张玉新拜单鼓第二代传承人云维廷为师,开始学唱单鼓。

  单鼓起源于清代黑龙江所管辖宁古塔(今宁安市)、三姓(今依兰县)等牡丹江流域一带,最初是为驻守在黑龙江的“陈汉军”烧香祭祖之用,后渐渐流向民间,逐渐扩展为乡村民众们祈福太平、欢庆丰收的民间说唱艺术。据《黑龙江志稿·卷六》记载,单鼓在祭祖时,表演者“手执单环鼓,随击随唱”,故民间时有“跳单鼓神”的俗称,“单鼓”一名源此而生。

  张玉新回忆道,最初接触单鼓,是为了搜集音乐资料和艺术创作。渐渐地,发现了单鼓之美,它强弱有序,规律完整,鼓腔一体,风格统一。特别是当鼓点、鼓环和腰铃交织在一起时,神秘而特别,它的独特韵味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如痴如醉。

  这一痴迷沉醉,就是38载。期间,为了更加详实确凿地还原单鼓的历史样貌,张玉新扎根于田野调查和史料阅读。他走遍东北三省,接连拜访了单鼓音乐专家陆逵震、沈阳满史专家铁玉钦、吉林民俗学者石光伟、黑龙江萨满传人付英仁等多位历史和音乐方面的专家,收藏了大量和单鼓有关的一手资料,理清了单鼓的发展变革,也愈发感受到单鼓艺术的文化价值和重要性。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