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霞云岭与《翻山路》
//www.workercn.cn 2017-04-24 10:11:09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更多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17岁的农村大男孩,偶然读到《房山文艺》刊载的一篇小说《翻山路》,记住了这篇小说,记住了作者张静,还记住了一个他未曾去过的地方“霞云岭”。自此,他收获了一颗文学的种子,几十年珍藏心间。如今他已年过半百,在异乡漂泊近40年,那个大男孩就是我。

  霞云岭,充满诗意的名字,她是京郊房山区的一座山乡,山峦层叠,连绵起伏,草木茂盛,景色秀美。因山峦常现岚光霞影,故得此美名。

  1978年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赶了30里路,头中午终于来到县文化馆,想见见小说《翻山路》的作者张静,我想他(她)一定是县文化馆的老师。推车走进文化馆大院时,迎面遇到一个姑娘,她正匆忙往外走,像是急着赶路,我抬眼一瞥,眼前映出一张红扑扑的面庞。县文化馆小说组的许谋清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得知我的来意,他笑道:“你已经见过她了。”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他。他说:“刚才走出大院的那个姑娘就是张静,她是霞云岭乡的一名小学代课老师。”我惊讶、遗憾,与她相识的机会消失在瞬间。那天回到家,我将小说《翻山路》又一口气连读了三遍。在文学作品与食品同样匮乏的乡村,能读到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就像吃了一顿猪肉馅饺子,解馋解饿。

  依稀记得,小说《翻山路》,描写了一名代课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携手行走翻山路的故事。那个小学地处深山,代课老师和她的学生,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十几里山路,途中要翻越数道山岭。翻山路狭窄凹凸、曲折蜿蜒,像缠绕在山腰上的一条巨蛇,时刻都在威胁着行人的生命,但他们毫不畏惧,常年携手前行。那位年轻的代课老师,在高中毕业后放弃了招工进城、嫁到山外的机会,为了家乡的孩子,默默坚守着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职责。我被小说中“她”的故事深深地感染,同时也惊叹于文学的力量——由此我便深深爱上了文学。

  那年年底我参了军,两年后考入军校,毕业后在部队摸爬滚打十几年,转业回京后,一切重新打鼓另开张:学专业、考职称、带孩子、忙工作,一晃又是十几年。蹉跎岁月,文学在我的生活里沉寂了,尽管心有不甘。

  52岁那年初夏,我随朋友驱车来到霞云岭,这里早已是京郊著名的旅游地。我心深处曾装着她,虽是头一次来,却不感觉陌生。仰望连绵的山峦,翻山路已不见踪迹,但我的脑海里却清晰浮现出《翻山路》中的情景——那个中等身材、面庞红扑扑的山村小学的代课老师,与她的学生手拉手行进在崎岖的翻山路上。路旁,山花烂漫,草青树绿,郁郁葱葱;远处,岚光霞影,环抱山峦。置身如此美丽的霞云岭,触景生情,沉睡心底三十多年的文学梦,瞬间被唤醒了:我要重新拾笔,跋涉文学这条翻山路,虽已年过半百,尽管路途艰辛,但岚光霞影依旧,我心依旧。

  不久,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听说我要搞文学创作,便感慨地说:“50多岁的人了,从未学过文学专业,也未接受过写作培训,竟敢做文学梦,我只能祝福你‘梦想成真’。”

  朋友的话,寓意深长,令我难忘,如同难忘《翻山路》。权当再获激励,相信,梦想不嫌人老!人生之路,几十年、百余年,何尝不是在走一条翻山路呢。

  如今,我已坚持写作5年多了,起初,投给报刊的习作,大多杳无音信。我困惑、彷徨、内心纠结,兴许咱还真不是写作的料,文学殿堂富丽堂皇,充满诱惑,却不知哪扇门为我敞开。我挑灯读书,每逢休息日去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文学研修班学习,去东城区图书馆听讲座,与老师、文友交流创作体会,努力终于初见成果。近年来,我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陆续被多家报刊发表、转载。尽管文学创作起步晚,但每篇作品在我眼里都似当年翻山路旁的鲜花,灿烂、温馨,她们微笑着望着我,陪伴我,鼓励我为梦想努力前行。

  哦,霞云岭,放飞梦想的起点;翻山路,奔向岚光霞影的阶梯。(林万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