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以审美的名义,呼唤表演的回归
//www.workercn.cn 2017-04-21 20:32:21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更多

  邵岭

  表演正在成为一个被毁掉的行业吗?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表演艺术,或者说表演行业的讨论,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过去,人们把演员分成“偶像派”和“实力派”,如今,两大阵营变成了“小鲜肉”和“演技派”,等于大张旗鼓地宣布:演员是可以没有演技的,影视作品是可以不需要表演的———只有商业回报,是至高无上的。

  没有作品,只有商品。这是以资本逻辑碾压艺术逻辑的结果。在这样的逻辑支配下,演员成为撬动资本的杠杆,替身、抠像等闹剧轮番上演,表演日益边缘。我们在银幕和荧屏上越来越难以看到演技派———连剧情都可以不要,还要演技派干嘛?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没有“反腐大剧”的标签,《人民的名义》 也是特别的。尤其是当该剧播出过半,后半程的叙事节奏引发观众争议之时,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演技派们,用 自 己扎实的演技填补了观众期待和剧本不足之间的落差,获得了一边倒的点赞,也为 《文艺百家》 上的“表演谈”栏目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继“达康书记”吴刚之后,本期“表演谈”关注的是该剧中沙瑞金的扮演者张丰毅和祁同伟的扮演者许亚军。两位都是成名 已久的实力派演员,如今同时出现在《人民 的名义》 里,面对着不 同 的挑战:饰演一个一身正气的省委书记,如何不陷入脸谱化模式?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的公安厅 长,他的每一步,都有怎样的行为 动机?两位演员可以说出色地应对了这样的挑战,突破了剧本的局限;特别是扮演祁同伟的许亚军,以 自 己的表演赋予了人物真实性与复杂性。他们证明 了一点:没有表演,就没有影视艺术。而表演是演员灵魂 与 角 色 的碰撞,是演员 成为角 色 的过程。通过表演,那些并不真实存在的人物在观众眼前站立起来,栩栩如生,令人信服。

  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人民的名义》 集结的这些演技派,在各自的履历表上都留下过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如今随着该剧的热播,年轻观众翻检出他们以往的影视作品,就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好的表演,能够提供比颜值更高层次的审美快感。那么,是谁绑架了新一代的观众,认为他们只要看脸就够了?

  我们呼唤表演的回归,以审美的名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