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天下第一等好事——世界读书日断想
//www.workercn.cn 2017-04-20 16:15:04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更多

  ■刘东黎

  说到读书,我总会想到两句广为传诵的名言,一句是清代官员自题的书房楹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一句是拉美文豪博尔赫斯带有启示录色彩的智慧箴言,“如果有天堂,我想一定会是图书馆的样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西方,他们都将读书的意义,指向一种无上的幸福。

  读书改变人的气质和格局

  读书,能帮我们拒绝喧嚣和浮躁,帮我们建立强大无匹的内心世界,甚至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如西哲培根所云,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如是等等。

  记得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赌注》,讲一位律师和一位财大气粗的银行家打赌,如果律师能够自愿囚禁十五年,银行家就输给他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根据双方协议,律师搬到银行家花园的一个小屋中,十五年中,他不得跨出小屋一步。但允许写作、读书,且随时可以毁约,自由走出小屋。

  可想而知,这种自愿的囚禁比真正监狱里的囚禁还要难受。但律师熬过来了。十五年期满,在日益走向破产的银行家为这次莽撞而失败的赌局懊恼不已时,律师却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巨额财富,给银行家留下了一封信便悄然离去。他靠读书度过饱受折磨的十五年,也深刻改变了他的认知和精神世界,比起他的收获而言,那笔巨款已全然不放在心上了。

  这只是一部小说,但足以说明读书对我们的精神器识的改变能有多大。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一生嗜书如命,他的儿子曾纪泽在他的教诲之下,从小诗书不辍,长大后气质口才俱佳,无论朝堂之上,还是外交场合,都应对裕如。光绪六年正月,曾纪泽兼任驻俄大臣,赴俄谈判,此行使命很是艰险。在圣彼得堡,曾纪泽与俄方唇枪舌剑谈判10个月,反复争辩达数10万言,据理力争,使中俄长达十年之久悬而未决的伊犁争端得以解决。在闭关锁国的时代能出现这样富有光彩的外交官,曾国藩的教导可谓功不可没。在潜移默化和岁月流转中,读书的确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并深刻标画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分野。

  当然,真正对一个人精神成长有益的书,是那些经过历史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富有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的经典,无论是文学名著、人文社科类著作,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一个人阅读的界限,大致等同于这个人精神世界的界限。要深入地了解一些事物,一些艰深的大部头还是要看的,这就要下笨功夫。的确这样是要费力一点,但正因为这个费力,才能逼得你动脑去整合、分析,归纳,在无形中磨砺着你的思想,同时将对事物的认识推向深入。

  读书苦乐全在一念之间

  “人生识字忧患始”。思想是读书和启蒙的产物,既是财富,也是沉重的负担。具体到读书这个话题,没有沉潜持久之志,没有坐冷板凳的耐性,的确容易将读书视为畏途。尤其当我们面对经典,面对一位真正的大师,面对非同寻常的思想高度,在柳暗花明、拨云见日的狂喜到来之前,必先走过一段山重水复、浮云蔽日的漫漫苦旅——这绝对不会是轻松的体验。

  然而苦乐也全在你一念之间。我们可以想想看,读书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种种方法,让我们具备怀疑的意识和精神,培养我们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作力,这些东西价值几何?读书能涵养精神,拓展心胸,这个收益算不算大?有些书对你现在帮助不大,但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了你的一生,它的作用可能在几年后,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发挥。如果一切都带着个急功近利的目的,我们的人生会少很多乐趣,更可能会错过很多东西。

  南宋诗人尤袤说,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白居易则在《庐山草堂记》里写道:“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乡老于斯,以成就平生之志”;所谓的平生之志,就是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居的读书生活,摆脱利禄计较和俗世牵累,松驰身心,与世事两相遗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不会理解这样滤去杂念,与诗书为伴的乐趣。

  说到读书苦乐这个话题,我总会想起茨威格的一篇小说《看不见的珍藏》,讲的是一个收藏家的故事。结尾是这样的:“楼上的窗口里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地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想,读书的苦乐也是如此,所谓“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苦乐之间,无非是内心的遮蔽与敞亮。

  读书是“素心人”的事业

  古代士人读书,自然多有求知的心理,所谓“一事不知,士之耻也”。对学识的渴求自然会调动读书的兴趣。除此之外,对精神的涵养在中国的读书传统里也很受重视,“浩然之气”是要靠养的。读书就是“养气”,或者说“立志”的过程。品读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心志和气象,体会其精神风范,逐渐有了自己的榜样,自会秉承“士”的责任与道义。

  不过,在我们关于读书的文化渊源里,也有着功利主义的内在理念。“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在皇帝和圣贤关于读书的教诲里,也巧妙地暗示着权势和财富将与读书相伴而生,就更怨不得一代代读书人邀名射利、求田问舍了。以至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年代,“读书改变命运”还是最催人奋进的励志口号。但这样读法,就与乐事无缘了,当现实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人生的失意与沮丧更不可避免。

  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先生谈的是学问,对于读书而言,显然也是如此。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后面一句更为重要:“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样的一种阅读心理才能保持着阅读最纯正的品质,终归到底,读书只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我想到最后,读书求的,无非就是个精神上的自由吧。如果一定要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工具、手段和资源,实在是有悖于我们的初心。更何况,读书首先改变的是人,包括心境上的变化——比如,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慧和淡泊,越来越不以金钱和特权为意了。我们的命运是不是也会这样随着智慧境界的变化而改变?

  而在自由之外,无功利的阅读也能逐步照亮一个人内心的正念。在与古往今来的智者仁者对话的过程中,读者的思想会从自己所关怀的问题逐渐生发开来,会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和社会心存一份关怀、敬意和责任感。在充满痛苦的世代里,他会拥有更多能挽救世道人心的慈心善念。总之,读书能助人得自由,能熏陶出同情心,能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些东西可就不是“黄金屋”或“颜如玉”所能相提并论的了。

  行文至此,万籁俱寂,一灯如豆。忽然想到,读书也正如暗夜里的一豆烛火,让我们在一路灯光的温暖环境里前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初照人。也希望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努力打拼的社会上,在践履、躬行的同时,能够寻回本心,重拾书本,在浮躁的时代里沉静前行,活出一片有书香意味的人生风景。

  插图/邢振龄 书法/吴志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