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城市的疏离
欧阳
//www.workercn.cn 2016-09-12 08:50:15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城里人以背诵“国学”典籍的“读经”事业早两年好像有过繁盛的样子,虽然涉足者并不多。新近有消息说这个行当有点落寞了,真假难辨,一些曾经颂扬过其意义的人物或媒体,转瞬之间将手里的鲜花换成了砖头,振振有词地宣讲起新的布道辞来。

  这有些无趣,但也很有意思:大约只有在城市中才会出现如此的情形——待在善变的城市里难得不变。

  旧时的乡村是“熟人社会”——每个人都知道某家后院的烂事儿,颠三倒四的言词只能是自取其辱,比起说什么来,怎么做才是话语权的标准。城市就不同了,随着乡土主体渐失,城市的社区也变得陌生起来,别说不同的楼宇之间,人们很可能连邻家人口的性别都不易明了,城市的公共生活变得冷寂淡漠,人也任性起来,话语、行为不期然地就冲破了人们习惯的、也许是农耕文化下作为规范的道德边界。

  从前文化人不会局限在某个饲养圈里,城里有,乡下也有,现在乡下基本上没有。严格来说,价值理念的构建是文化人的杰作,不曾想文人扎堆的城市反而不太适应被自己构建起来的文明了。

  就说“读经”吧,就是这种心理背景下的产物。说人心不古、礼仪崩坏,于是有“读经”,为的是道义(道德?道统?)回归。按照美好的说法,传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才是恰当的,于是,那些引领城市潮流的有识阶层才返身书本寻找答案。

  “国学”经典的背诵与领悟,彻底改变了被教育者的心性和行迹。这是“读经”鼎盛时的说法,但在都市,人们实际上很难找到对应的范本。而关于乡村的故事貌似有所证明,比如山东,据说在不少村落,儒学典籍文字对妇孺老幼的雕琢效果彰显,不仅是道德,人际关系也为之大变。

  诸如此类的说法是否真如所言有立竿见影的功效?让人疑惑的是,我们的人文话语从来没有非道德的说辞,反倒是道德的说教经年不绝,何以“读经”就有如此功效呢?

  另一个费解的现象同样很有意味。那个著名的《论语》宣传家能从电视匣子里招揽到名声,说明“国学”之礼深植民心,何以内心深处的东西效果不显,“三字经”背诵就有卓越功效呢?

  当然,我们不是要说文本的意义是不是能够取代环境、行为以及行为集合的影响,两者之间本来就是互为因果的,故而嚷嚷“读经”能够怎么样显然期许过高了。如果“落寞”的说法是成立的,应该说才更符合情理。

  城市是疏离的,那些维系城市秩序的契约是冷漠的,还有就是孔二先生代表文化人表述的,像劳心者劳力者之类,面对这些,是否能从农耕的遗迹中找到价值参照还真是难说。

  更现实的是,在大都市,道德、价值与货币错综复杂地勾连一体,用现在的话说,消费主义不仅忽视、根除了个体的人文个性,甚至覆盖了基于道德建构的价值体系,事实上“读经”本身就带着浓烈的商业味道,又如何能重建道德理念呢?

  另一方面,在“陌生”人之间,相互的价值中枢是基于货币,以及与货币关联的利益交换,这里几乎没有非物化精神价值的空间。人们并不看重存在的目的,身份、荣誉、人品都建筑在“消费主义”形态下的交换范式中,比如关于做还是不做公务员的考量就是货币化的——没有价格标签的东西是不值得追求的,哪怕价格和价值严重不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才有用货币奖励“精神”(模范?)的思路和举措,道德意指下的评价标准货币化了,这是城市的发明,令人费解吗?

  当荣誉也以身份、地位,还有金钱来衡量的时候,“读经”之外,乡愁也成了良药,人们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从那些单纯的、现代消费形态尚未成型的文字或画卷中寻找救赎都市社会的方剂,这种浪漫情怀实际上充斥着梦幻的图景。且不说铁板一块、毫无变化的村落自身是否可以延续,昔日的乡村并不美好。

  都市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处所,客观说正是这些欲望裹挟着发展的轨迹。也许城市并没有错,价值等同于价格的利益交换也没有问题(至少含有公平意味),而是人们把自己的位置设定在错误的地方了:都市如果拥有仰视大人物蔑视小角色的文化,别说“读经”,读什么都不会有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