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读书频道网友原创-正文
再忆绒花
赵亮
//www.workercn.cn 2015-03-02 08:10:44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题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寄托着人们情感的年俗不会仅仅留于表面,关爱、美好、温暖、祥和永远是年味真正的内核。

  今年的年货市场上,一种流行于几十年前的“绒花”装饰卖得十分走俏。“老物件”又焕发新生机着实值得玩味。老人说,看起来怀旧;年轻人说,觉得新鲜。而对于我这个80后“过渡人”来说,过年时头戴一朵崭新的“绒花”是儿时对春节最美好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商场很少,平时也难得去,更不敢奢望随时能在那里添一件新衣服。但每逢过年,一个小女孩儿的爱美之心则会得到大大的满足。临近年关,妈妈就会带着一身新衣的我走进商场,挑选一朵最新样式的绒花,为我插在最恰当且显眼的位置上。那种美好、幸福、温暖甚或激动的心情就在戴上一朵“绒花”的时候有了最深刻的感受。

  实际上所谓的“绒花”无非就是用绒布包裹着铁丝所做出的花样各异的装饰品,与现在各种精美材质的饰品比起来,显得有些土得掉渣。但如今能成为年货市场上的“新宠”,或许是触动了一些人们和我当初那样美好、幸福、温暖、激动的情感体验。

  作为异乡人,今年这个春节因诸多原因未能回家,一朵“绒花”在此时勾起了我对春节、家乡、亲人最深切的思念。

  我的家乡是位于吉林省的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在多民族融合的地域,这里的春节显得更加丰富而多样。春节蒙古语叫“查干萨日”,直译为“白月之节”。在时间节点上蒙古族的春节与传统春节的日期没有什么差异,只是一些仪式与庆祝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在年腊月二十三时清扫户内户外,到傍晚时则要“祭火”。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生生不息。

  除夕是团圆之日,外出的人都会赶在这一天前回到家里团聚。全家人欢聚一堂,享用团圆饭,弹琴奏乐,尽情欢乐。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此时载歌载舞以表达欢聚时的愉悦心情。

  而我最期盼的就是在初二的早上吃上妈妈做的蒙古族馅饼。这种馅饼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白天吃形状似月的馅饼,晚上则观赏明月,认为这样能使人在新一年里朝气蓬勃,心想事成。之所以期盼,除了口感诱人,更因为那种味道中夹杂着妈妈的关切、民族的印记和节日的习俗。

  各样的年俗承载也联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而时代瞬息万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即便是在最具传统意义的春节。时下很多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一边喊着“年味越来越淡”,一边商量着这个难得的春节长假去哪里旅行放松。其实不管社会如何变迁,选择如何多元,那寄托着人们情感的年俗不会仅仅留于表面,关爱、美好、温暖、祥和永远是年味真正的内核。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新新向荣

    专题分为居住生活、教育发展、绿色生态、社保医疗、民生消费、前沿科技、交通出行、工作职场八个方面,全面梳理2017民生领域的新政策、新变化、新风尚。 【详细】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详细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